湖北省创新开展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 助力重大建设项目开工复工
- 发布时间:2018-05-15
- |
- 浏览次数:131
3月19日, 七位评标专家分别在十堰、湖北、佛山、安徽、四川达州对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十堰基地搬迁项目进行了远程评标,标志着湖北省与全国8个省(市)和12个市(市)跨省合作的正式启动,大力支持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工和复工。
湖北省作为 疫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积极应对疫情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招投标工作,积极配合其他省市交易平台创新开展跨省远程评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影响。目前,湖北省正在加快消化因疫情而积压和延误的重大建设项目,已将投资1000多亿元的200多个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纳入省际远程评标范围。
一、整合优化,建立省市统一平台体系。
2015年,湖北省成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试点地区之一。全省开发了统一的交易系统、服务系统和监管系统,并免费提供给市县使用,建成了省市级综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基本实现了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网上开标。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等8个部门颁布的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分类标准,湖北省整合建立了覆盖1455个国民经济专业的专家库,完成了政府采购、房管、交通、水利、铁路等行业和市县的专家资源整合,为推进跨省实施远程评标提供了信息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分类施策,制定跨省异地评标方案。
3月13日,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制定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开展跨省远程异地分散评标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全力确保和优先安排国家或省级重大、重点项目、民生项目、防疫项目进行跨省分散评标。同时,根据疫情的变化、项目的紧迫性和市场主体的需求,及时动态调整其他需要分步实施的项目,进行跨省分散评标。明确评审规则和专家报酬,对评审顺序、证人监督、特殊案件处理和人工成本等做出具体规定。
三、精准对接,确定对口合作地方。
湖北省积极联系其他兄弟省市的交易平台,提出远程评标对口支持的需求。“一方陷入困境,各方都支持它”。全球交易平台从大局出发,大力支持湖北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广东、江苏、山东等8个省级平台和大连、吉林、南京、长沙等12个市级平台积极与湖北交易平台和省内相关行政监管部门沟通协调,共享现场资源和专家资源,第一时间完成相关人员培训,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保障。
四、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实施评标活动。
远程评标以项目所在地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主会场,以提供评标专家资源和评标场所的远程平台为场外会场。双方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管理、评标秩序维护、评标过程见证、评标专家评审以及远程评标系统的数据录入、运行、维护和账务登记,确保评标工作有序进行。自3月19日起,湖北省、宜昌市、十堰市和黄冈市开始合作
下一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在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总结疫情期间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典型做法,推动恢复工作和生产,着力创新平台管理和服务方式,推进交易平台跨省合作, 鼓励和允许市场主体自主选择跨行政区域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提高行政监管效率,不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经营环境,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对平台整合和共享的获取意识。
相关推荐
- >常德首个房建和市政工程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项目顺利开标[2020-07-03]
- >杭州:对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领域交易行为开展检查[2020-06-29]
- > 湖南耒阳市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预计7月完工 [2020-08-04]
- > 丰台区方庄新建工程项目加快复工 [2020-08-04]
- > 江苏开展绿竹巷拓宽改造工程项目 [2020-08-04]
- > 推动黄茅海通道建设加快进度已开展初步招标工作 [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