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公管局: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云上走”
- 发布时间:2017-12-28
- |
- 浏览次数:77
复工投产以来,合肥市市政管理局坚持防控为主,项目交易没有刹车,全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有序发展。“蔡慧商城”网上订单11187张,交易总额1.19亿元;“两会”交易完成70个项目,成交金额27.84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合肥市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建立,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为止,“不符合”交易的比例高达100%,而“上云”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
“不见面”交易更有利于促进公平公正的交易。依靠电子信息技术,投标人和投标人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参与开标和评标活动,无需亲临现场,有效切断了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的“人情”和“感情”;网上评标的全过程和现场实时监控的全过程降低了投标人相互投标的风险,保障了投标人公平竞争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公平正义,有效改善了经营环境。
“不满足”交易大大降低了投标人的交易成本。“无会议”交易云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还大大节省了投标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2019年,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售出8134个建设项目。按每个投标人的投标准备、交通、住宿和餐饮费用平均1500元计算,“不见面”交易可节省1000多万元。同时,“不见面”交易为全国各地的企业在合肥积极参与投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交易市场形成了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引进的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为合肥“稳中求快、稳中求优”的优质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不开会”交易可以大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目前,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全国少数几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之一,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实施“不见面”交易可以大大减少开标占用的面积,减少开标配套软硬件设备的投资,减少现场服务支持人员,有效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国有资产的优化使用。
“不满足”交易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企业信息登记、项目进入登记、开标评标现场预约、招标信息发布、招标文件上传、远程解密、不开会开标、保证金收取与退还、合同备案、投诉处理等交易业务。可以通过“网上办公”、“邮件办公”和“预约办公”的方式来完成,从而真正做到“办事情不开会,政策不出格,服务不封闭”到目前为止,共有366家企业通过“不开会”的方式帮助增加了新的存储空间;完成了316个项目的登记;提供525评标现场服务;发布962条交易信息;共收存款334笔,共计3456.56万元;退还保证金513笔,共计4640.76万元;完成了700多份合同备案;处理了62起投诉和举报。
相关推荐
- >杭州:对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领域交易行为开展检查[2020-06-29]
- > USGBC“绿色建筑先锋论坛”在上海星外滩所有建筑全获L [2020-08-15]
- >常德向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出“重拳”[2020-07-03]
- > 国内最“绿”建筑达实大厦落户深圳 [2020-08-15]
- >邹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三大活动”持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2020-07-03]
- >国家发改委:“民营企业参与情况”纳入国家PPP监测服务平台c[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