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开标、协助贷款、实施“预付款”……各地政府采购频出新招!
- 发布时间:2018-05-15
- |
- 浏览次数:107
最近,在政府采购领域,各地的改革和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了33,354
例如,四川最近成功完成了首个“不开会开标”项目,所有投标供应商只需下载并登录在线会议APP,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参与开标会议的直播。项目涉及108家供应商,其中90%以上是省外企业。按省外企业3人/人和6000元/人计算的差旅费,可为投标供应商节省170多万元。
北京依托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建立了“防疫企业采购合同融资信息平台”。11家商业银行在平台上推出“流行贷款”贷款服务产品,并做出承诺:“流行贷款”产品与银行现有贷款产品相比,贷款利率更低、授信额度更高、信贷要求更宽松、申请流程更简单。
山东省财政厅出台了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采购人在执行政府采购合同时,应当给予中标人预付款财政支持,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同金额的30%。对于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采购项目,为帮助企业全面开工,最高预付比例可达100%。该系统从供应商的切身利益出发,帮助企业顺利恢复工作和生产,并高效地执行绩效。
湖南省实行政府采购资格承诺制度。过去,供应商需要提供各种材料来证明他们符合规定的资质。这实际上提高了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门槛,并增加了投标成本。在政府采购资格承诺制度下,供应商只需做出相关承诺,不需要花钱制作不必要的财务审计报告,也不需要提供纳税和社保证明等材料。
一系列创新措施不仅是对疫情的积极应对,也是推动政府采购改革深入发展的长远规划。创新措施因地而异,但都旨在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使政府采购更加公平、透明和高效。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改革不断加强,如大力减少审批审计数量;简化和优化审批流程;加强事后监督;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权力运行,加强源头和结果管理;根据采购人的实际需要,深化批量集中采购改革;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协调监督机制等。大大提高政府全方位采购的效率。
尽管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政府采购在政策体系、实施机制、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通过共同努力来改进。
以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为例: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不断提高。江西财经大学财税管理学院2019年对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的第三方评估表明,2019年我国政府采购透明度不断提高,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日趋完善,社会主体能够更加及时、准确、便捷地获取政府采购信息。
但是,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地方子网和市县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部分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等
- 上一篇:临沂市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上线应用
- 下一篇:四川:一季度发放“政采贷”3.75亿余元
相关推荐
- >杭州:对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领域交易行为开展检查[2020-06-29]
-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布, 鼓励通过PPP、政府购买服[2020-06-17]
- >GPA谈判再推进,我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中国政府采购国情报告》(20[2017-06-01]
- >广州公布2020年度批量集中采购基本配置标准,D12-5P空调最高限价[2020-06-23]
- >四川:做好政府采购活动争议的行政裁决是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2018-02-20]
- >曝光!上海这10家企业被禁止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