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刘昆答疑2020年“国家账本”
- 发布时间:2017-12-17
- |
- 浏览次数:101
5月22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
在同一天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长级渠道”上,财政部部长刘坤立即回应了记者在会上关注的金融热点问题。
今年如何恢复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紧张,刚性支出从何而来?
“我们要在质和量两方面下功夫,做加法和减法,调整结构,保持压力,坚决落实更积极、更有希望的要求。”刘坤说道。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表现是增支,在收入增速放缓情况下,就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刘坤算出了一个附加问题:财政赤字率计划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增长0.8个百分点,财政资金增加1万亿元;中央政府还将发行1万亿元的专项防疫国债,并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划拨近1万亿元资金。此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将增加1.6万亿元。
他计算了一下账目,今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预计将分别超过18万亿元和24.7万亿元。一旦收齐,多出的6.7万亿元就是释放出来的财政资金,比去年强,保值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此外,刘坤表示,去年中国的减税和减费规模达到2.36万亿元,这一制度安排今年将继续实施。为应对疫情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减税、减费措施。据估计,今年新的减税和减费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
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今年日子不好过。刘坤明确回应了媒体对地方政府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和经营“三包”的关注。总体上,地方金融运行稳定正常。
他说,今年的财政收入有所下降,这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和增加的规模在8000亿元到9000亿元之间,一些地方的“三包”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是,近几个月来,中央政府加快转移支付资金,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成比例,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
"加强地方财政安全是今年预算安排的重点."刘坤介绍说,今年中央政府为提高赤字率而增加的资金全部拨给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发行的抗疫专项国债全部用于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有力地支持了地方财政运行。
此外,中央政府还专门设立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地方基层运行,保障基本民生,落实“六保”任务。中央政府已安排将对地方政府的平衡转移支付和对县级基本金融保障机制的奖励提高10%。还将安排对湖北的专项支持,充分保障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行。
面对吃紧的财政收支,今年政府的“紧日子”该咋过?
近年来,“三公”等一般性支出逐年减少,但刘坤认为,科学安排预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提高质量和效率仍有空间。
此外,他说,政府的“紧缩生活”和确保政权的基本运作之间没有矛盾。今年,本级中央政府非紧急非刚性支出减少了50%以上,但工资等刚性支出得到了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也得到了保障。花钱不应该花,业绩差的钱不应该花,花钱的人将根据法律法规被追究责任。
在政府开支管理方面,他建议削减一般开支,特别是“三项公共基金”,严格控制会议、咨询和培训、论坛和展览的开支,禁止兴建和扩建政府大楼和会堂。
相关推荐
- >财政部PPP中心: 4月全国PPP综合信息管理库新入库项目87个,投资[2017-04-13]
- >全国PPP综合信息库发布3月报:3月新入库项目102个,投资额1822[2018-07-07]
-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布, 鼓励通过PPP、政府购买服[2020-06-17]
- >广州公布2020年度批量集中采购基本配置标准,D12-5P空调最高限价[2020-06-23]
- >四川:做好政府采购活动争议的行政裁决是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2018-02-20]
-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开始申报了!工信部2020年通知请收好[20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