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建议完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制度
- 发布时间:2019-08-11
- |
- 浏览次数:180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提出修改《建筑法》,提出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完善王宇水路水运功能,完善长江三角洲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体系》、《完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制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议案。
优化营商环境不等于完全取消施工图审查
戴雅萍指出,2018年以来,中国不断推进商业环境优化和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33号文件,对涉及工程勘察设计的施工图审查进行重大改革。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将消防设计审查、人防设计审查等技术审查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2)通过政府采购服务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2019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第11号文件,再次提出了施工图审查的新改革措施:“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行通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并尽快形成可复制和可扩展的体验。”根据国务院2018年第33号文件的内容,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十多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基本上肯定了施工图审查,改革中的职能和定位进一步加强。但是,自2019年国务院11号文件发布以来,在“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的指导下,全国许多地区引进或酝酿的施工图审查改革措施呈现出一刀切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总体而言,一些优化经营环境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削弱政府的质量监管,如“三审合一”、“缩小审查范围”、进一步整合审查项目、减少申报条件、减轻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的负担、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等;但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如
应谨慎采取“完全取消施工图审查”和“后审查”等措施。涉及人民生产和财产安全的质量监督体系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才能废除或削弱。简单的全面取消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极为有害,逃避了政府的质量监督责任,对质量安全工作不负责任。为此,戴雅萍要求有关部门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责,科学决策,目标明确。
恢复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审
此外,戴雅萍建议尽快恢复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审工作。强调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和关怀下,勘察设计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门类齐全、装备精良,而且在一些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和灵魂,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生产经营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鼓励设计创新,倡导工匠精神,表彰优秀的勘察设计人员和社会各界优秀的勘察设计作品,建设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连续组织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奖、银奖、铜奖)的评审工作,对繁荣全国设计创作,鼓励创作、创新、创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优秀工程奖
1、尽快恢复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审、公布、奖牌发放工作并使之正常化;
2.尽快完善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审办法,恢复金、银、铜奖的奖项设置;
3.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勘察设计作品和优秀设计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乃至全国形成高质量、鼓励创新、崇尚工艺、表彰优秀设计师的良好氛围。
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此外,戴雅萍还提出了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建议。它指出,自COVID-19爆发以来,在应对防疫运动的相关环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设施战略储备不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亟待优化。回应公众意见和引导公众意见的能力仍然不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3年制定的计划在许多方面落后于当前的社会形势。结合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建议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以更好地实现本次疫情下一阶段“外防内防”的目标,更好地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主要建议包括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设施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公共建筑“防疫与控制相结合”的功能完善;加强医疗卫生物资的战略储备和管理;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建设。
相关推荐
- >常德首个房建和市政工程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项目顺利开标[2020-07-03]
- > 湖南耒阳市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预计7月完工 [2020-08-04]
- >杭州:对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领域交易行为开展检查[2020-06-29]
- > 丰台区方庄新建工程项目加快复工 [2020-08-04]
- > 江苏开展绿竹巷拓宽改造工程项目 [2020-08-04]
- > 推动黄茅海通道建设加快进度已开展初步招标工作 [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