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三举”推进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 发布时间:2017-03-06
- |
- 浏览次数:207
近年来,合肥市采取规范操作程序、早期风险防范、过程管理监控、绩效考核和评价等措施,不断加强PPP项目的筛选和推广,积极推进生命周期管理的实现,确保PPP项目的高质量实施。
首先,规范程序,严格选择项目。制定了PPP项目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实现了“多评价结合统一评价”,并对潜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进行了严格的评价和筛选,确保选定的项目适合采用PPP模式。规范资金效益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确保全市各级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比例远低于国家10%的红线要求。依据法律法规编制PPP项目实施计划,科学合理设置绩效条款,明确评估程序,提高后续评估的可操作性。
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绩效管理、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实时监督项目运作、合同履行和项目公司财务状况,加强风险预警和早期防控。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PPP项目关键信息,依法全面披露项目实施相关信息,有效保护公众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构建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和控制机制。为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全覆盖,市财政科学制定项目绩效实施方案,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对清溪净水厂PPP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运用因子分析法、最小成本法和公众评价法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项目整体绩效水平为“优秀”。要把政府支付、用户支付和绩效评估联系起来,强化激励约束效应,确保公共服务安全、稳定、高效供给,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关推荐
- >四川威远:推进招投标领域和房地产领域专项治理[2020-07-03]
- >常德首个房建和市政工程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项目顺利开标[2020-07-03]
- > 湖南耒阳市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预计7月完工 [2020-08-04]
- > 丰台区方庄新建工程项目加快复工 [2020-08-04]
- > 江苏开展绿竹巷拓宽改造工程项目 [2020-08-04]
- >益阳:启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2020-06-28]